Below you will find pages that utilize the taxonomy term “随笔”
Posts
《长安三万里》观后:古来圣贤皆寂寞
昨天晚上,在2023这个夏天的尾巴还很有威力的时候,偷了个闲抓住电影上映的尾巴去看了《长安三万里》,上次看电影,还是年初的时候在老家县城看的《流浪地球2》。
电影散场后,从盛世长安的繁华和残破不堪的黄鹤楼中走出来,走在盛世北京灯火通明的街道上,陷入沉思。
客观来说,似乎这个片子不值豆瓣上8.3的高分,尤其从讲故事的角度;但主观上,我又觉得还挺好看。
拋开动画和电影产业角度的分析,有几个直观的感受,记录一下。
1. 终于有这样的国产动画电影了:画面质量超出预期。 电影开始没多久,我心里的这句话就要蹦出来了:终于有这样的国产动画电影了。
“这样”是什么样?
可以和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电影放在一个维度比较的画面质量;不是炒冷饭把以前拍过无数遍的名著故事又拿来再回锅一遍;有自己想法的讲了一个还不错的故事;不是听着英文对白看着中文字幕,而是听着中文对白看着英文字幕。
这几点基本都达到了。什么?你说背的48首也都是耳熟能详的唐诗,不算炒冷饭?我觉得不是,不接受反驳,Case Closed.(反正我说的是感受。)
说真的,在电影过程中那些熟悉的诗句出来,就是有种恰到好处的震憾。
2. 古来圣贤皆寂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电影是用高适和李白一生的友谊和人生际遇,串起了整个2小时40分的故事,也串起了大唐的兴衰。
在这过程中,一众我们曾经在高考前背的滚瓜烂熟的名字,杜甫、王维、王昌龄、孟浩然、崔颢、岑参、张旭等等陆续出场,而令人唏嘘的是,他们好像也都找不到(好)工作。
这么多天才也整天觉得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借酒浇愁,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直到最后也没有实现抱负,说不定还是郁郁而终;这些诗人中只有高适郁闷了大半辈子,但最终成就最高。
看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是有道理的。看来我们总觉得不够幸福生活不够如意也不是意外,自古如此啊。
3. 英文字幕翻译是真的好。 另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像前面说的,听着中文对白,看着英文字幕。为什么还要看英文字幕?因为实在翻译的太好了。真的做到了信、达、雅。
据说《长安三万里》电影台词的译者是片方邀请的澳大利亚的 sinologist(汉学家)Linda Jaivin 女士,她的汉语名字是贾佩琳。已经深耕中英文化领域四十多年,曾翻译了很多有名的中文影片,比如 :
•Farewell My Concubine《霸王别姬》
•Forever Enthralled《梅兰芳》
•Hero《英雄》
举几个《长安三万里》中诗句英文字幕翻译的例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When life goes well, be joyous;
Never show the moon an empty cup.
这个: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Heaven gave me the talent for a reason;
Spend now, riches return in season.
reason和season还完美地押上韵了。
还有这个: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Ancient sages leave no name;
Posts
上帝、骰子和自助火锅
随笔一篇,最初于 2009-08-05 00:51:47 发表于本人新浪博客。后因新浪博客被官方遗弃,于 2018-10-28 13:28 重发于公众号。
点此查看公众号文章
关键词: 上帝 骰子 自助火锅 量子物理学 刘慈欣 宇宙 杂谈 分类: ☆我的记录片
是不是这标题让人觉得有“标题党”的嫌疑?要是在几个月前,我这么写了,那十有八九是标题党,但现在,肯定不是。
前段时间断断续续看了刘慈欣的所有科幻作品(据称是所有,不过我想不排除有漏掉的),其中印象最深、给我最大震撼的,应该是《球状闪电》和《三体》的一、二两部了。看的过程中一直惊讶于作者那恢宏飘逸的想像力,大到宇宙的诞生、文明的演化和生存,小到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之间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奇异现象;上至历史有据可考的各个时期,下至遥不可及的未来,事无巨细,都描述的毫不含糊,好像这些并不是想像出来的图景,而是作者本人亲身经历过的事实,现在只是娓娓道来,原原本本把它们说出来一样。
每天淹没在世俗喧嚣的城市里,突然读到这些,在深深被吸引的同时,不由开始一遍遍反问自己:原来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世界还可能是这个样子?尤其这其中以量子物理学的相关概念为基础构建的情节,就算写成灵异事件或鬼故事也完全没问题,可刘慈欣偏偏用最为深入浅出的科学理论把这些解释的让你几乎挑不出什么漏洞,甚至有种错觉:这不是科幻小说吧,我们存在的世界应该就是这样子的,这些事在现实中肯定也可以发生的。比如在看到《球状闪电》里漂亮迷人深沉执着的女主角林云在宏原子核聚变的耀眼蓝光中化为灰烬——其实连灰烬都没有——之后两天,又突然好像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并且袒露了她一直隐藏很深的精神世界的时候,会觉得这也太扯了;可继续看下去,却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果然不是鬼故事,还是符合“科学事实”的。。在那一刻,完全信以为真……一个掷骰子的上帝创造出来的世界,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在《三体》和《三体II——黑暗森林》里,大刘那经过多年思考积淀的对宇宙中最深刻的奥秘——文明的发展、多个文明(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之间的关系(“宇宙社会学”?)的描绘,对人类社会甚至我们每个人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反应的刻画,都在故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突然觉得,都是吃五谷杂粮每天为生计奔波忙碌,人家还能空出时间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实在难能可贵,同时自己也深感惭愧……
于是在同事的推荐下,借着这些小说勾起的我对量子物理学极大的好奇,又看了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学史话》,同时还补了下课,看了史蒂芬·霍金那著名的《时间简史》。不禁惊讶于自己的无知……原来“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并驾齐驱,同为20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理论,只不过相对论告诉我们在宇宙的极大尺度上客观世界的规律,而量子论则告诉我们极小的微观世界——电子、质子、中子等的运行准则(虽然这个准则到现在为止人类都没有完全弄清楚)。更让我惊讶的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激光、微电子、计算机、超导等等给我们生活带来实实在在好处和让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东西,竟然都可以算作量子论这个发展到后来神奇怪异到看起来像唯心论的学说演化过程中的附属产物……
按照量子论告诉我们的,其实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是概率,上帝他老人家是喜欢掷骰子的。这就意味着像《球状闪电》中那样,处于”量子态“的人理论上在某个时刻可能在宇宙中任何一个地方出现,哪天突然有人在后面拍你的肩膀,转头发现他(她)现在不是应该在千里之外吗,别惊讶,这是量子论起作用了……好吧,其实这是YY。。因为量子论中的一种学说告诉我们另一个原则,这种不确定性只有在没有观察者出现时才会发生,一旦有观察者,像一团迷雾一样不确定的物体马上又变回(塌缩)我们熟悉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你回头看到的那个人八成是刚坐飞机或者动车组从千里之外赶回来的。那么是不是存在这样一种我们永远也看不到的景象:你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刚把一个买回来的茄子放到桌子上,当你转身去拿刀的时候,它突然不见了,又或者它拿着毛巾香皂哼着小调开始在水龙头下洗澡,但当你转过身的一刹那, 它又变回茄子了,一个一动不动等着你将它碎尸万段的茄子……
醒醒,醒醒……好吧,这些我们也许永远也看不到。按照一种学说,宇宙诞生到现在大概有100亿到200亿年;人类文明的历史大概几千年;现代科学的历史更是只有300年左右;而一个人的寿命才区区80年。从整个宇宙看来,别说是一个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也不过是一瞬间,时间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可我们毕竟还是实实在在的活着,所以就是这样微不足道的时间,我们每个人还是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的力量。。至少我是感受到了。就说最近的吧,3个多月前和同事一起在我住处后面一家叫铁木真烧烤自助火锅的餐馆吃饭,30块钱吃的不亦乐乎,还说这个地方实惠以后可以常来,而在同事离职后才短短3个月,前两天下班因为买东西偶然路过的时候,发现那家店竟然倒闭了,也许是“实惠”的过了头儿?……物是人非,这个词也许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吧,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宇宙的起源?它的终点?量子论?不确定性?宇宙的终极奥秘?这些,似乎都太过虚无飘缈。而我们的生活,又太他妈的真实。就算你理解了量子论,早晨上班的时候还是得老老实实做地铁。找个没人看到的角落靠量子效应瞬移到公司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 虽然出地铁站的时候你能拿着磁卡在卡机上随便一晃,你的2块钱就跑到地铁公司的金库里,这的确又得益于量子论的发展。上帝他老人家依旧微笑着掷他的骰子,可傍晚的时候,保险公司的推销员还是会把你拦下来,略带兴奋的请求说,帮忙填一下这个问卷吧,再差5份就可以回家了。
不过,尽管有点虚有点飘有点不着边际,可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其实和陶叫兽嘴里的魔兽世界一样,是毒药,是一种迷幻剂,共同的作用是让我们变得麻木,忽视从我们身边流走的年华。而时不时思考一下这些所谓的“终极”问题,或许能让我们重新关注时间和人生的意义。